一、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改革方案?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从2021年08月9日至2021年9月18日进行全县事业(机关工勤)单位工资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进行,适时安排各单位按时间先后顺序前来办理,各单位工资具办人需携带相关材料到工资福利股办理有关业务。
1、晋升薪级:2020年年度考核文件(副科级单位负责人因考核没下发的,如果没受处分的,单位出具证明加盖公章证明其考核合格,待考核文件下发后,再进行复核);
2、学历变动: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薪级:本科超过7级,大专超过5级不变动。);
3、单位有岗位变动的需携带岗位设置文件、岗位设置个人审批表办理工资兑现业务;
4、见习期满的携带个人工作小结和单位鉴定进行转正定级;
5、单位有乡镇补贴需要变动的,按所发表格填写。
二、事业单位改革工勤人员去哪里?
事业单位改革工勤人员因人而定。如果事业单位有独立创收能力的单位可以合并到对口的国企单位,那么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就成为国企职工。如果事业单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也没有创收能力完全靠财政拨款的单位工勤人员年龄够退休年限及时退休,不到退休年限转为合同制工作岗位编制。
三、事业单位转企人员如何改革?
事业单位转企人员要分别对待,对即将退休的人员如果自己同意的话可以提前退休,这也是体现了国家对老同志的照顾。
四、潍坊事业单位改革人员怎么安置?
一、事业单位人员三种不同类别:
一类是承担行政职能的。
二类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三类是从事公益服务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又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
二、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改革后,人员去向
未来或转为公务员或安置到其他事业单位
去向划分的依据:
1)对于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果调整为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其人员可转为公务员,但编制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
2)对于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果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行政机构后,任务不足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其人员也随之分流。
这类事业单位职能任务:
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海事和航运管理(港口管理),公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管理,动物卫生监督,移民管理,文物管理。
五、济宁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安置情况?
全额财拨的保留事业编制,原单位如果取消的,人员分流安置。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必须改企,职工工龄满30年,或者年满20年还有5年到退休年龄的,可选择事业编退休,也可选择改制到企业。
六、许昌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分流细则?
1、总的安置原则,是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安置整合、撤销后的分流人员。
2、为了解决临退休人员安置问题,工勤人员工资满20年、干部工作满30年,距离退休不足5年,可以申请提前退休,提前交由社保部门接管。病休和未满年限但临近退休年龄的,也可适当放宽条件限制。
3、对于招聘的合同制管理人员,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编外人员、自收自支人员、自定自筹类编制人员,统一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给予经济补偿后自主择业。也可以随企改制,安置到新成立的企业就业。
七、事业单位改革有人员下岗吗?
事业单位改革是不允许人员下岗的。
按照国务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规定,在这一轮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是不允许人员下岗的。
虽然不允许事业单位要求人员下岗,但却允许事业单位对人员进行调岗,和对人员进行培训后重新安排新的工作岗位。
八、事业单位下岗人员怎样补偿?
如果被淘汰下岗了,因为根据相关规定,这类职工会有一定的赔偿金,赔偿金是根据在职时的月工资和工龄等因素来定的,如果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工资的3倍,那么就可以得到月平均工资的3倍经济补偿金!领取年限不超过12年!
九、事业单位人员辞职有补偿吗?
事业单位人员辞职一般没有补偿金。因为目前国家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福利、退休待遇等方面有相关规定,单位也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了相应的社会保险,所以一般情况下,员工自愿离职并没有补偿金可获得。
但是,在以下情况下,事业单位员工离职可能会有一定的经济补偿:
1. 事业单位有招聘公告,员工应聘其它事业单位被录用,可以跨单位转移接收。
2. 事业单位合并、重组、撤销、转制、并入或分设新单位的时候,被解聘或让老龄退休的职工要给予安置或过渡工作,并采取适当的经济补偿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事业单位离职补偿标准不同,因此具体的情况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询问你所在的单位或相关部门。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到你!
十、事业单位自愿辞职人员补偿标准?
事业单位辞职补偿标准:
(一)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三)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