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
2017年代表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的开始,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各种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条例的实施旨在加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篇博客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条例的重要内容和对事业单位的影响。
条例概述
《2017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是中国政府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制定的一项重要管理规定。这个条例的实施,将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人事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条例的目标是规范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主要内容
条例的主要内容包括:
- 人事管理:事业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要求,进行招聘、录用、培训、考核和奖惩等人事管理活动。
- 薪酬福利:事业单位应合理确定薪酬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工资待遇,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 劳动关系: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和谐的劳动关系。
- 绩效管理:事业单位应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对劳动者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激励和奖励。
- 职业发展:事业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员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对事业单位的影响
《2017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的实施,对事业单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强化管理:条例明确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强化了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事业单位将需要更加注重人事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
- 提升待遇: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应合理确定薪酬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工资待遇。这将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 促进发展:条例为事业单位提供了规范的管理框架,帮助其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将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 维护权益:条例强调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将为劳动者提供更加稳定和有保障的工作环境。
- 提高素质:条例鼓励事业单位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员工将有更多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结论
《2017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的实施,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事业单位应积极适应这一条例的要求,加强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工作条件。同时,事业单位也应充分利用这一条例的机遇,推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这一条例的实施将推动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2019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
2019年颁布的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是为了规范事业单位人员的招聘、聘用、培训、考核、晋升、奖惩等方面的管理,明确了人员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明确了人员管理的基本制度,加强了对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提高了人员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了人员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该条例的颁布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
三、事业单位人员录用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的招录是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执行的,是2014年4月25日公布,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共有九章四十四条。主要包括岗位的设置,公开招聘,聘用合同,考核培训,奖励和处分,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人事争议的处理等内容。如果想全面学习,在网络上可以搜到。
四、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201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 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 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八条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试、考察;
(五)体检;
(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条 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
(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
(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评;
(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六)办理聘任手续。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交流。
第四章 聘用合同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第十三条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九条 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
第五章 考核和培训
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
第二十一条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第二十二条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编制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所在单位的要求,参加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为完成特定任务的专项培训。
第二十四条 培训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支。
第六章 奖励和处分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
(一)长期服务基层,爱岗敬业,表现突出的;
(二)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
(四)在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五)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二十六条 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 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处分:
(一)损害国家声誉和利益的;
(二)失职渎职的;
(三)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四)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
(五)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纪律的。
第二十九条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第三十条 给予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三十一条 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单位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五、事业单位返聘人员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返聘人员管理规定》由人力资源部制定,并经相关单位会签完毕,现予以发布实施,请各单位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劳动用工管理,规范返聘人员管理程序,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股份公司本部及各子公司。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返聘人员,是指离开原工作岗位,已按国家规定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但因生产工作急需,在一定期限内暂时由公司聘用的人员。
第四条 各单位返聘人员工作应坚持“一事一聘”的原则。用人单位属以下情况之一方可提出返聘申请:
一、临时性、阶段性工作难题、技术攻关等所需人员无法在集团范围内调剂解决的;
二、各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的;
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人员原则上不予返聘。
第二章 返聘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 返聘人员必须符合如下条件:
一、身体健康,经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院检查,符合工作要求;
二、被聘人员年龄:原则上男不得超过65周岁,女不得超过60周岁;
三、从事特殊工种工作的,需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
第六条 聘用审批程序
一、各子公司因生产、工作急需,计划使用返聘人员时,原则上应提前十五个工作日向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出具书面申请,并填报《返聘审批表》。人力资源部负责统一组织符合返聘条件的人员进行应聘,在十五个工作日内确定出聘用人选、聘用期限、聘用待遇等事项,并将最终结果反馈到各子公司。各子公司根据审批结果与应聘人员签订《返聘协议》。
六、2012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
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 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八条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试、考察;
(五)体检;
(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条
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
(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
(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评;
(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六)办理聘任手续。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交流。
第四章 聘用合同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第十三条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九条
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
第五章 考核和培训
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
第二十一条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第二十二条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编制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所在单位的要求,参加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为完成特定任务的专项培训。
第二十四条
培训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支。
第六章 奖励和处分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
(一)长期服务基层,爱岗敬业,表现突出的;
(二)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
(四)在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五)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二十六条
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
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处分:
(一)损害国家声誉和利益的;
(二)失职渎职的;
(三)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四)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
(五)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纪律的。
第二十九条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第三十条
给予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三十一条
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单位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第七章 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第三十三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三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第三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
第八章 人事争议处理
第三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第三十九条
负有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的人员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
(二)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
第四十条
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事业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者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二条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事处理违反本条例规定给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给予赔偿。
第四十三条
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
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纪律,以确保我们的工作高效、有序。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便是针对工作人员违纪违法行为所制订的一系列规定和处分措施。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是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重要法规。它明确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规范,禁止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保障了工作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如果我们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了相关规定,就可能会受到处分,甚至可能面临丧失工作岗位的风险。
常见的处分措施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违反工作纪律和法律法规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分措施。常见的处分措施包括:
- 警告处分:对轻微违纪行为的警告提醒。
- 记过处分:对违纪行为较为严重的时候,给予书面记过处理。
- 记大过处分:对严重违纪行为的处理措施,可能会导致职务调整或降职。
- 降职处分:对违纪行为严重的,可能会被降职或解聘。
- 开除处分:对严重违纪的行为,将会被开除出事业单位。
这些处分措施是分级别和阶段性的,根据违纪行为的轻重和性质来确定。对于同一违纪行为,不同的单位和部门还可能有不同的处分标准和措施执行方式。
违反的行为和规定
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们应当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纪律,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违反行为和规定:
- 贪污行为:包括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违法行为。
- 徇私舞弊行为:包括违规为亲友安排工作、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违规行为。
- 玩忽职守行为:包括敷衍塞责、不履行职责等违纪行为。
- 违规干预市场经济行为:包括参与不正当竞争、内部人员泄露经济信息等违规行为。
- 违规接受宴请礼品行为:包括收受礼品、应酬过多等违规行为。
这些违反行为严重损害了事业单位的形象和信誉,破坏了工作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因此,我们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严守纪律,杜绝一切违规违纪行为。
如何避免受到处分
为了避免受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的制裁,我们应当积极遵守相关工作规定和法律法规,保持良好的工作纪律和职业操守。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 自觉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了解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 严守纪律:遵循工作纪律,不违规操作,不徇私舞弊,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 遵守政治纪律: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参与违法活动和政治运动,不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审判。
- 加强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不当行为,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作风。
只有以身作则,严守纪律,才能够更好地履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结语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的实施,对于保障工作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们必须时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严守纪律,避免一切违规违纪行为。
只有在规范的工作环境中,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行政处分条例实施细则?
1、第一条 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制定本条例。
2、第二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3、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有规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执行;法律、其他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应当受到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做了规定,但是未对处分幅度做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第三章与其最相类似的条款有关处分幅度的规定。
4、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本条例第三章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分幅度。除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制定处分规章,应当与国务院监察机关、国务院人事部门联合制定。
5、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外,行政机关不得以其他形式设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事项。
九、广西事业单位人员调动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之间的人员流动应当符合的条件有:1.人员调动需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限额之内来进行调动,而想要调入的目标单位则必须要有空编,应当提前先经由机构编制部门的许可方可进行2.人员的调动应当已经具备拟调职位(岗位)所要求的相关的资格,任何有行业资格准入要求的单位,人员必须具备资格准入条件3.按照公务员的凡进必考的相关规定,没有进行公务员等级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参公单位不能调入机关,而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单位)人员则可以调进事业单位4.如果涉及特殊引进人才的调入和调出,则应当经过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才可以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
如果在辖区内或者是属于本级的调动的话,难度相对较低,如从乡镇调到县区,从市内的一个单位调到同级别的另一个单位,由于这种调动并不涉及财政的增加供给,所以在调动上难度较低,区直事业单位之前进行调动的,在对方单位空编的情况下,原则上只有对方有相关单位的接受,并且接收单位的领导同意并且报到县区领导批复,报编办进行审核和备案就可以完成本级的事业单位调动,一般情况下,调动的周期是两三个月左右。
辖区内以及本级逆向调动
如果是在本辖区或本级进行逆向调动,难度比起之前来说则会有所增加,如从差额调入全额,从事业编到参公或者公务员,这种涉及到转换身份的调动一定会涉及到财政以及编制的增长问题,所以一般都要经过编委会研究同意之后才有办法进行调动,而编委会的主任一般是由地方行政的主官担任,成员数量较多,涉及到这些领导同意,则没有一个领导牵头来进行协调的话,难度就会相应的增加,再加上编委会一般开会的周期较长,所以相应的调动周期也就更长,一般情况下,调动周期会延长到半年左右,有些甚至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如果是涉及到跨区域的调动则是最麻烦的,编制一般都具有地域性,在这种情况之下,从一个区域跨到另一个区域,编制是不会被承认的,哪怕是从县里调动到市里,由于县市财政分立,所以两级编制也相对独立,所以调动起来最为困难,一般要求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特殊人才可以适当放宽到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而调入机关的则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且已经办理公务员登记手续,而且身份上必须属于当地财政供养、在编和占编人员,要求人事手续齐全并且符合规定,严禁编外人员依旧人事手续不规范的人员调入,原则上需要主管签字以及编委会的研究同意,要求有强大的推力。
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的历史?
答案是:1.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是为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的发展而制定。
2. 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制定背景:2008年3月,根据200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制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要求,原人事部会同中央组织部起草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暂行条例(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批。
3. 2011年,国务院法制办在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征求意见稿)》(共十章 68条),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4.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
5. 2014年4月25日,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第652号)。
6. 2014年5月15日,国务院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文(共十章 44条),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