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
10
2024
0

事业单位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一、事业单位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国家以国家标准的形式颁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包括所有事业单位机关的公文都是按照此条例行文,该条例的前身称为《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事业单位机关没有另外的公文处理规定。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队、院、社、台、宫、馆等字词结尾。

二、公文处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使公司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各部门的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必须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 各单位应发扬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条 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安全。公文统一由办公室文秘人员收发、分办、用印、立卷。

第五条 各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必须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确保国家机密。

公文种类

第六条 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请示

请上级指示和批准,用“请示”。

(二)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用“报告”。

(三)指示

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用“指示”。

(四)布告、公告、通告

对公众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布告”。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用公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件,用'通告'。

(五)批复

答复请示事项,用“批复”。

(六)通知

传达上级的指示,要求下级办理或者需要知道的事项,批转下级的公文或转发上级、同级和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用“通知”。

(七)通报

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所属各单位知道的事项,用“通报”。

(八)决定、决议

对某些问题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九)函

平行的或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互相商洽工作,向有关主管部门请示批准等询问和答复问题,用“函”。

(十)会议纪要

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有关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用“会议纪要”。

公文格式

第七条 公文格式一般包括: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单位印章、发文时间、抄送(抄报)单位、公文字号、主题词等。

(一)公文的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发文单位和公文种类。?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外,公文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和其他标点符号。

(二)向上级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单位;如果需要上报另一个上级单位时,可以用抄报的形式。

(三)发文时间,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单位签发的日期为准。

(四)公文字号一般包括单位代号、年号、顺序号。几个单位联名发文,只标明主办单位的公文编号。

(五)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单位名称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

(六)收、发文单位应写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联合发文,应将主办单位排列在前。

(七)文字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第八条 公文纸一般用16开,在左侧装订。“通告”等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行文关系。

第九条 对上级单位组织的请示或报告,用单位组织名义发文。

第十条 对市政府及政府各部、委、局,对市局及市局处室的请示或报告,与不相隶属单位协商工作等,用行政名义行文。

第十一条 内部行文,可按问题的种类和性质,用分公司或部门名义行文。分公司、各部门不得联合行文,部门之间不要用发文形式解决一般性的问题。

第十二条 各单位一般不得越级行文。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的,应当抄报越过的单位。

第十三条 向上级请示的公文,应一文一事,主送一个单位,不要同时抄送下级单位,不要直接送领导者个人(除领导直接交办外);向下级单位的重要行文,可以抄报直接上级单位。

第十四条 按照一级抓一级的管理原则,公司行文原则上只发到各分公司和各部门,不直接发到下属子公司。

第十五条 发文应根据需要确定主、抄送单位,不得滥发。

公文处理程序

第十六条 收文处理。一般包括登记、分办、拟办、批办、催办等程序。

(一)上级发来的文件及注有密级的简报、电报、资料和平级发来的文件,均由文秘人员统一签收、开拆、登记、呈阅、分发并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其中内容重要的急件,及时呈送领导阅批,如领导出差,立即送办公室领导处理。

(二)承办人应根据文件规定的传阅范围或领导指示,安排传阅或办理。领导人之间不宜直接横向传递,以免积压或传失。

(三)凡需办理的公文,应先送办公室主任签批意见,再分送给有关部门办理或送领导批示后办理。办公室主任在签批公文时,认为无需送领导阅批的一般性公文,可根据公文内容和性质直接批有关部门阅办。各单位收到急件时,应在3天内答复并退回文件,一般要办理的文件,一周内应办理并退文件,最迟不能超过15天。需要研究而不能马上处理的,也要先书面或口头简要回复。

(四)加强公文检查催办工作。文秘人员对有领导批示的公文及本公司发出的文件,要认真督促、催办,以防积压或漏办。各分公司、各部门对上级发出的文件,需要汇报贯彻执行情况的,要及时检查反馈。

(五)领导参加重要会议带回的文件,在汇报和传达后,应将会议文件交文秘人员立卷归档。

第十七条 发文处理。一般包括拟稿、审稿、签发、缮印、校对、用印、封发等程序。

(一)草拟公文的要求:

1.要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的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应尽量与原来的有关政策相衔接,并加以说明。

2.情况要确实,观点要明确,文字要精练,条理要清楚,层次要分明,标点符号要正确,篇幅要力求简短。

3.引用的公文要写明发文机关、公文编号、标题和发文时间。

4.草拟公文必须使用统一格式的的公文稿纸,文件字迹要清楚,文面应保持整洁,凡是文面凌乱不清的,要重新清稿。

5.数字的写法。正式文件中,除文件编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专用术语和百分比必须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外,其他用汉字书写。

6.章节序数的写法。一般应按下列顺序排列: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7.不要滥用简称。年月日、人名、地名、文件名称、事物名称等,一般不要简称。

(二)公文审核。公司的文稿在送领导签发前,应由起草文件部门负责人审核后送办公室核稿。以工会、社团名义发文的,由董事会和分管领导审核。

审核的重点:

1.是否需要行文。

2.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与本单位发过的公文是否衔接。

3.提出的要求和措施是否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4.处理程序是否完备,行文关系、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规定。

5.文字叙述是否符合文法和逻辑,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审核时如发现不妥之处,必须进行修改,属于重要的原则性的问题,应退回原承办单位修改,改动过大的,要重新抄正。

(三)公文签发。公司行政文件,由分管副总经理签署意见后,由总经理签发。工会、社团的一般性文件,由分管领导签发,重要文件,由最高行政领导签发。

(四)公文拟稿、改稿和签发,一律用钢笔,禁止使用铅笔和圆珠笔。

(五)签发后的公文不得再作任何修改。若确需修改,必须重新送签。

(六)公文签发后,由文秘室负责打印、盖章、装订、登记、分发。打印文件要美观大方,符合公文格式。装订要整齐牢固,不漏页、错页、粘页。印章盖在年、月、日的中上方,上沿不压正文,下沿略压年、月、日,如正文末页无空档,可另起一空白页注上日期盖章,并在该页的左上方标明“此页无正文”字样。

(七)公文校对以原稿为准,非承办人不得擅自改动原文。校对未发现的差错,由校对人员负责;校对后,打字员没有改正的,由打字员负责。

第十八条 公文办理完毕后,要及时送交文秘人员整理立卷,个人不得私自保存应存档的文件。

文件的管理

第十九条 各单位要有专人负责文书的处理管理工作,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保密纪律教育,做好文件的管理工作。严禁将秘密文件带往公共场所或家中。文件传递过程中,必须办理登记、签收、注销等手续,并按照收文薄检查归档,以防遗漏。

第二十条 各单位工作中形成的文书,包括文件、会议记录、决议、照片、图表、录音带、录像带等有保存价值的资料,都必须由承办人收集齐全,分类整理,移交文书或有关人员核对整理后,于次年第二季度送交档案室归档,各单位、各经办人不得越期自行留存应该归档的文件。

第二十一条 没有存档价值和存查必要的公文,由档案室鉴别、登记后销售。本细则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施行,过去有关公文处理的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三、公文处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 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 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 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四、公文处理原则?

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有:法制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全面质量原则、时效原则、集中统一原则、党政分工原则、保密原则、简化原则。公文处理是对公文的撰写、传递与管理,使公文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法制原则是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调整和规范公文处理活动,将处理方法、程序手续、行为准则进行法规化和制度化。

简化原则是为了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在保证具有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对有关事务化繁为简。

五、公文处理模式?

(一)收文处理程序与方法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1.签收。

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间。

2.登记。

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

3.初审。

对收到的公文应当进行初审。

初审的重点是:是否应当由本机关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文种、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其他要求。

经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六、公文处理指的是?

公文处理是指对公文的撰写、传递与管理,它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是机关实现其管理职能的重要形式。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七、公文处理做法?

1.第一阶段: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1)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机关设置的外收发人员、通讯人员从发文机关、邮政部门、机要通信部门、文件交换站,或通过自备通信设备收取公文。   (2)外收文登记。即由外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出简要记载。   (3)启封。即外收文登记完成后,公文送至机关统一或分别按内部机构设置的内收发部门 (或人员),由其签收后,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者亲启。   (4)内收文登记。即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出较详细记载。   (5)分办。即经对收文进行分类筛选后,由指定的有关人员根据公文的重要程度、各部门职责分工及有关程序规定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6)摘编。由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进行的加工活动,主要是针对这些文件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等。

  2.第二阶段:办理收文

  (1)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经过对公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提出建议性的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者审核定夺。   (2)批办。即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对公文提出处置意见。   (3)承办。即有关工作人员按批办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4)注办。即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第三阶段: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

  (1)组织传阅。指独份或份数很少的公文需经多部门或多位工作人员阅知处理时,使公文在他们中间得到有效传递和阅读。   (2)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根据承办时限和其他有关要求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3)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所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第四阶段: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立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等。

八、公文处理签和公文处理笺的区别?

公文处理签,是按公文阅示领导或主管领导、负责人签字批示的内容、负责部门,去处理公文要求办理或应该知晓的条款。

而公文处理笺,是受文单位办公室或主管部门,按公文要求或知晓条款,按规定格式和流程,拟制出负责办理或知晓部门办理事项目的内部书面格式。

九、公文办理和公文处理的区别?

公文办理指的是把经过修改并且整理好的公文交由上级领导审批通过后,然后在公司或者政府进行公文发布办理手续的工作。公文办理全部完毕后,才能正式发布公文。

公文处理程序指机关公文的传递、签收、登记、分办、拟办、承办、催办、办结、立卷、归档和销毁。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安全,各个环节,应力求当日事当日毕。一般应在十五天内办理完毕,并答复报文单位。因问题复杂,十五天内难以办结的,应向报文单位说明情况。紧急文件随到随办。有时限要求的文件,必须在时限内办完。

十、事业单位公文落款格式?

     事业单位公文处理,应当参照执行中办、国办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参照“办法”中的规定,事业单位公文落款,应署上单位全称,或者是单位规范的简称,同时署上公文签发时间,并规范地加盖单位公章。

      单位名称、签发时间、单位公章,这是公文落款的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