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宁安澜路来历?
济宁市安澜路得名于清朝末年名士、教育家、政治家丁福保的诗句“安步靜中自在,澜石高深非短。”。丁福保(1863—1926),字伯望,號月川,是山东省曲阜县人,是一位热爱教育、著名的近代中国启蒙家、爱国人士。由于丁福保的事迹和思想对济宁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当地政府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教育家,于20世纪80年代在济宁市东城新区创建了安澜路并以丁福保的诗句命名,以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安澜路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道,全长约2.8公里。
二、淮安安澜路的由来?
《新唐 书地 理志》有记 ,唐玄 宗开 元二 十六 年(738),长江下游水患,大量难民四处逃窜,不知往东乃是“东极陆尽”就停留迁徙在了这个荒岛。总有饱学之士恍然大悟,甚至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可以佐证,荒岛正是距离当时957年前徐福求仙丹途经的“蓬莱”,于是皇帝辗转反侧赐了一个岱山最早的建制称谓“蓬莱乡”。
无独有偶,就在山东渤海之滨唐贞观八年(634)已经始置蓬莱镇,这种重复应该不是当时皇帝的视而不见和疏忽,相反可以断定,关于“蓬莱”真正归属的争论就从那个时代开始了。
奇书《列子·汤问》记载,海上其实有五座仙山,一曰岱屿、二曰员峤、三曰蓬莱、四曰方丈、五曰瀛洲。岱屿和员峤因为飘忽不定难觅踪迹,可能已经流入海底,所以后世只流传有三座仙山。
徐福为求长生不老药出海数年未果,推托说海中有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鲛鱼射杀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最终抵达瀛洲,只顾自己快活成仙,不管秦始皇在杳无音信的等待中英年夭折了。
据说难民栖居蓬莱乡之后借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逐渐繁盛起来,但是海域经常不得安宁,海岛时有狂风大作,波澜泛滥,巨浪碎石,茅屋吹散,地动山摇……所以就想到了鲛鱼作恶的传说,于是在渔港高处建了一亭,用作瞭望鲛鱼的兴风作浪,随时鸣钟警报,渔船闻讯立刻折返,收帆歇渔。
但是有远见卓识的人开始不满足了,请来隐居深山的道士作法震慑鲛鱼,道士卜了一卦说,鲛鱼是仙山守护,你们不应该随便占了“蓬莱”啊!说完仅留了一张黄纸符箓,画有“安澜”两字天书便拂袖而去。“安澜”符箓贴在高处一亭,平静了好一阵,直到一道闪电一场暴雨毁掉了那个亭子,符箓上的天书也化作了泥水,淹没了所有的田宅,人们的脸上分不清雨水还是泪水,再次流离失所,再次一无所有,只能再次迁徙。
就在人们绝望的那一刻,一个小沙弥背着一尊玉观音渡上了岸,洁白无瑕的玉佛用一件旧袈裟包裹着,打开的那一瞬在烛光里折射着玲珑,映透半边黑夜。雨停了,潮退了,海水也平静了。
一直到《岱山县志》中说宋端拱二年(989)置岱山盐场;是年,建岱山庙,以祀隋朝征流求将军陈棱。关于“蓬莱”几百年归属争论才有了官方的强制性的结论,“蓬莱乡”才有了一个沿用至今的新名字“岱山”。之后,因为史料的严重匮乏又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岱山”出处之考,再次成了一场喋喋不休口水仗的谜团。大部分文人学者更倾向于“岱岳”之称的沿袭之说,“海上泰山”的光环照耀着整个岱山,谁不愿意佩戴上“五岳之尊”这样的光环?哪怕是虚荣的牵强附会的。
恰恰在此时,人们早已忘记了传说中已经消失的“岱屿和员峤”,而“岱屿”为什么就不能更确切呢?一座消失的或者说仍然在飘忽不定的仙山?不用修饰,不用引经据典,直译就是“岱山岛”的意思。
二
大约二十五年前,安澜路镌刻在我脑海一隅,很是醒目,经常可以想起这两个字,一直在推敲为什么会用这两个字。直到逐渐了解了岱山史志,可以追溯到徐福跣足登岸,发现了这片岛屿,并且自认为这就是蓦然回首的“蓬莱”。也包括某些口口相传的,甚至是假设的历史,我们冠以传说的雅号。
传说不一定就是胡说,野史不一定就不是历史了。但是安澜路的由来真的是无从考证,所以我认为那是符箓,是链接传说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祈祷大海风平浪静可以扬帆远行;人们祈求海洋给他们带来丰厚的渔业资源可以换来财富;人们祝福世世代代可以在这片古老的仙境里繁衍生息;人们甚至用“安澜路”这三个字横亘高亭,封印传说中的鲛鱼,哪怕凡人犯了天规肆意占了这仙境。
有人反驳,“安澜路”是新中国解放之后的产物,但是在那个三反五反破除四旧的年代,“安澜路”为何没有被贴上“迷信”的标签拿出来游街批斗?难道岱山是与世隔绝跳出三界的桃源异域?
因此我们不妨大胆假设这条“安澜路”的持久生命力,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人们从来没有割断传承祝福的信奉,从来没有放弃对大海的敬畏。
三
第一次漫步安澜路的记忆已经是泛黄的照片,那是朋友骑着自行车带着我穿梭在迷宫一样的小巷,此时回忆摇摆颠簸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依旧是那么清晰,空气像透明的液体,阳光像崭新的颜料,我如今依旧陶醉,恍若昨日。
冷不丁朋友来了一句,这就是安澜路。来不及回神,自行车已经飞快横穿了那条据说最繁华的街市,好比上海的南京路,好比北京的王府井……我的好奇曾在这里定格。
翌日,我一个人摸索着来到安澜路,从一端海堤的尽头出发直逼高亭腹地。那是一个渔船锈迹斑驳,海堤残垣断壁的尽头,记载了时间的沧桑,记载了人与海的相濡以沫,记载了渔夫不惜用生息繁衍来拥抱大海的侵蚀。
这一切都印证了在更久远的时间横截面里,这里曾是拥挤不堪的渔港和攘来熙往的鱼市。渔火簇拥时分便有大批渔夫挑着满满腾腾鱼货上岸,四处吆喝此起彼伏,把安澜路交汇沿港路的尽头点燃成夜幕旷宇里一颗繁星。现在最热闹的要算“歇渔节”那天了,沿港路两旁早已扎起了巨型灯车、各式花灯、万鱼灯笼……吃了晚饭“踩街”的人如潮水一般从沿港路两头朝着居中的安澜路鱼贯而入。
突然沿港路跟安澜路交汇的三角地带伴着锣鼓喧天传来一片欢呼声,来的是舞龙队和舞狮队。舞龙围成一圈,舞狮分四方各一侧,稍中间就是穿着十八人物戏服踩着高跷粉墨登场了,正中间三人分别装扮成金刚、力士、神兽,带着彩绘面具手舞足蹈跳着傩戏。跳傩自北向南流传,旨在酬神还愿,结合岱山海坛举行的“休渔谢洋大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海洋民俗文化。
三、济宁安澜路涉及的村庄?
济宁市安澜路涉及的村庄有:任城区安居街道五里营河北村、八里庙村、靳庄村、五里营河南村、滨河社区等,安澜路(G237)与济宁大道交叉口,向南沿老路改建约1.3公里后偏离老路新建,途经任城区安居街道、唐口街道,于刘庄东侧回归老路,沿老路至路线终点济宁市南二环(临菏路)。
四、济宁运河新城西三路是安澜路吗?
是的,西三路那里就是安澜路。
五、安澜导演?
安澜,1950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内地导演、制作人。
2004年,执导个人第一部战争片《曾克林出关》,获得第4届百合奖优秀导演奖。2006年,执导传纪历史剧《上将许世友》,该剧获得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2008年,凭借执导的战争片《夜袭》获得第9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10年,执导都市军旅剧《国事家事》。2014年,执导红色革命片《东方欲晓》。2016年,执导历史革命片《大会师》。
六、安澜典故?
安澜,辰东所著东方玄幻小说《完美世界》中的角色,是小说中塑造极其成功的反派。
安澜帝族之祖,异域不朽之王,左手持矛,右手持盾。仙古纪元覆灭九天十地的主宰之一。
如果在异域呼唤安澜的真名,其兵器与力量等便能显现部分。
在边荒,天渊崩后,安澜急切要寻找在九天十地的用于开启古器的种子钥匙,将火灵儿所在的整片罪州抓向异域,导致罪洲亿万生灵黑暗化,火灵儿亦成为黑暗生灵。
在石昊扫平异域时,安澜被石昊击杀,其尸体用其兵器化为雕像永跪于罪州以祭奠遇害生灵
七、安澜诗句?
关于安澜诗句如下:
1、毖祀精诚达,安澜永佑歌。
出自清代《安澜龙王庙六韵》
2、正逢万里安澜会,那得江㹠鼓浪风。
出自清代《渡扬子江》
八、安澜语录?
、颂我真名者,轮回中得见永生!
(刚出场气势真是牛逼,不愧是第一反派!)
2、哪怕背负天渊,需一手托原始帝城,我安澜照样无敌世间!
3、仙之巅,傲世间,有我安澜便有天!
4、王不可辱!
5、你顺势而下,镇压我的坐骑,这还不算大波澜。若敢再前进一步,就将天翻地覆!
6、赤锋矛,不朽盾,斩尽仙王灭九天!
7、轮回,我俯视万古,见惯生死!谁在轮回?仙王斩掉的都是粪土,谁敢在我面前轮回?轮回只是一个美丽的笑话。真强者,从不信轮回!
8、我安澜当世无敌,谁能压制我?
九、安澜故里中的安澜是谁?
戴安澜(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戴安澜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属武汉会战)、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属徐州会战)、攻克昆仑关/击毙中村正雄少将(属昆仑关战役)等战功,因昆仑关一役获得蒋中正"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之赞誉。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1939年6月17日授陆军少将。1942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十、安澜镜片与依视路镜片怎么样?
依视路镜片更好
依视路不错的,第一,基础材质更好,现在普通的国产镜片,对应的材质大多数都是想树脂CR-39、MR-7等等,但是依视路镜片的材质透性更高,佩戴上之后并不会造成不舒服的感觉,甚至许多近视患者还表示,佩戴了之后跟没有佩戴的整体感觉差不了多少
第二,设计和膜层上也存在着不同,镜片的设计主要有球面和非球面等多种不同的类型,而依视路镜片的设计有些创新,它在镜片光学中心点度数、边缘设计上都很好,所以能处在同一个折射率下面,镜片的整体视觉效果会比普通镜片好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