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
16
2025
0

由于自己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怎么办?

一、由于自己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怎么办?

劳动者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需要区别对待;

1、劳动者故意造成的损失需要100%全额赔偿;比如因为失恋啊、心情不好啊,故意破坏用人单位的产品、设备等;

2、劳动者存在重大过失的,50%左右;明显可以避免的错误,比如因为违章操作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的、喝酒后工作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一半左右的损失;

3、劳动者一般过失或者正常工作不存在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的,造成的经济损失,无论大小,均不应让劳动者承担。比如让没有保管义务的销售员承担盘点后的货物损失。用人单位不能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劳动者。

二、公务员工作失误怎么办

公务员工作失误怎么办

在公务员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即使我们尽力避免,偶尔还是会犯一些错误。当发生工作失误时,如何应对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再次犯错呢?下面将探讨公务员工作失误的处理方法和建议。

及时认识错误

公务员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责任感,一旦发生失误,要及时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和后果。不要回避问题或掩盖错误,要勇于承认和面对自己的失误。只有正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尽快纠正错误

纠正错误的时间越早,造成的影响就会越小。一旦发现工作失误,公务员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尽快进行修正和纠正。可以与领导或同事商讨,制定正确的处理方案,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减少可能的负面影响。

向领导请教建议

对于一些比较严重或复杂的工作失误,公务员可以向领导请教建议。领导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可能有经验和见解,可以给予公务员指导和帮助,帮助其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也显示出公务员的主动沟通和学习态度。

反思总结经验

在纠正错误之后,公务员还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失误进行反思和总结经验。分析失误发生的原因,找出根本问题所在,思考如何避免再次犯错。只有通过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接受批评教育

公务员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谦逊和谨慎,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教育。他人的建议和指导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启发和帮助,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对于批评不要排斥,要以积极的态度接受,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与同事沟通合作

在工作中,公务员应该与同事之间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努力完成工作目标。当发生工作失误时,可以与同事进行沟通,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团队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加强学习提升能力

作为一名公务员,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可以减少工作失误的发生几率,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保持乐观心态

面对工作失误时,公务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不要过分自责或消沉,要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继续前行。错误只是暂时的挫折,只有积极乐观地面对,才能更好地走出困境。

综上所述,公务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失误,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和处理。只有及时认识错误,纠正失误,向领导请教建议,反思总结经验,接受批评教育,与同事沟通合作,加强学习提升能力,保持乐观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对工作失误,获得成长和进步。

三、员工由于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02

劳动者在履职中因重大过失被网络诈骗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承担部分责任

案情

2019年7月,李某到某公司任职总账会计,月薪3800元。双方之间未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2019年11月27日上午,李某接到案外人电话,应对方要求添加为QQ好友。后QQ显示某公司法定代表人“黄某某”要求李某向案外人退还保证金798000元。中午11点33分,李某通过网银方式向案外人肖某银行账户汇款798000元。当日,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其办公室,其在看到李某的微信汇款截图后,立即质问为何汇款。公司曾有口头通知要求转账必须经过公司法定代表人批准。李某发现被骗即打电话报警。2020年3月起,李某不再到某公司上班。双方的劳动关系终止。某公司遂申请仲裁并提起诉讼,要求李某赔偿公司损失798000元。

审判

法院审理认为,李某作为某公司的总账会计应严格遵守会计工作职责和公司财务规定履行职务,但李某在未确定拨打其公司电话的案外人身份的情况下即添加对方为QQ好友,在未核对QQ使用人身份且未经公司法定代表人审批的情况下就按照指令转账,导致本案事件的发生,李某存在重大过失。因李某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存在重大过失,未能安全谨慎地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应当与劳动者的过错大小、工资收入水平相适应,不能将全部损失转嫁给劳动者。本案中,某公司与李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并未对赔偿数额作出约定,故结合李某的工资报酬、经济能力、工作时间和过错程度酌定李某赔偿80000元。

点评

员工在履职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要求,因自身重大过错被网络诈骗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用人单位主张赔偿的,系劳动争议纠纷,并非普通民事侵权纠纷,应适用劳动法律、法规。虽然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于在劳动合同未作约定的情况下,劳动者是否要对用人单位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以及责任范围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具有忠实和勤勉义务,在履职过程中存在重大过错情况下,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承担部分责任。劳动者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因过错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应当与劳动者的过错大小、工资收入水平相适应,不能将全部损失转嫁给劳动者。既要考虑企业与劳动者各自承担风险的能力,也要兼顾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利益的平衡。本案中,李某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存在重大过失,未能安全谨慎地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本案提醒劳动者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尽到勤勉、谨慎义务;也提醒用人单位,要加强管理,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并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

报送单位: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

(备注:供普法学习研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Email:Fanddy@126.com.资料来源如下)

2021年全市劳动人事争议十大典型案例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851789签劳动合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四、由于工作失误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应该由员工个人承担吗?

对于劳动者是否应当对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应当结合以下情况具体分析。

第一,双方在劳动合同中是否有约定。

当事人有约定且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优先适用当事人的约定,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即如果劳动合同约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

第二,双方的约定是否超过法律保护的范围。

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国家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出发,用人单位在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经济损失时,必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即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对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责任时,如果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不得全额扣除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以便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三,劳动者对经济损失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

五、由于个人工作失误,索要赔偿金过高是否造成敲诈勒索罪?

不属于,甲乙之间存在真实的侵权行为,过高的索要赔偿金只是民事纠纷,上升不到刑事阶段,建议你们可以好好协商,就算乙告到法院,乙过高的赔偿金也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六、领导要你负责-个项目。由于你的工作失误,在项目实施时发现预算超支。你怎么补救?

已经超支了,那就无法补救了。算个教训吧。下次记住,投资预算要打宽一点,留有余地。

七、某街道派出所干警是否属于公务员?

是公务员,街道大约相当于乡镇一级,街道派出所干警就是当地派出所派驻到街道办事处处理与公安工作相关事务的。 其实就是派出所的民警,分工不同所以导致办公工作地点不同,类似的还有社区民警,就是派驻某社区的,维稳专班民警,派驻北京的。

八、登封公务员待遇咋样,有知道的某进来说说?

公务员工资是由岗位工资、级别工资,生活补贴、工作津贴、房补和特殊津贴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级别工资是由各省按省人均工资的标准制定的档次和级别,而生活补贴和工作津贴是由市按市情制定的。房补是前四项总和的6%。特殊津贴是一些国家规定的特殊岗位人员所享有的额外补贴。总的来说公务员工资根据地区、职级、工龄、岗位等情况确定的,所以存在的差距很大,不能一概而论

九、想长沙买房交社保.如果后由于某原因未买.社保有用吗?

买社保的最终作用是为了将来退休后有养老金领取,如果只是为了买房资格交一两年的社保就不交了,肯定没什么用,但到了退休年龄可以退出来。

对你来说,获得了买房资格就是最大的用处了,想要更大的用处,就坚持交满15年。

十、如何界定是由于员工的工作失误造成了公司的损失?公司能否要求员工来赔偿公司的损失?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需要区分员工的主观是故意还是重大过失,且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是否是该员工职责范围内的,如果是故意,定损后需要全赔,且企业可以和该员工解除劳动关系不承担经济补偿金等,如果是重大过失,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全赔,企业如果有公司章程(符合法律规定的,内容及程序均合法)可按公司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