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事业编转乡镇纪委人员能变公务员吗?
乡镇事业编属于事业编,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同样属于体制内人员,原则上可以进行转换。“事业调任公务员条件有: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强、勤奋敬业、实绩突出;具有与拟调任职位要求相当的工作经历和任职资历;具备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的晋升至拟任职务累计所需的最低工作年限等。”但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一般很难进行此类调动。
二、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吗?
乡镇事业编制可以考很多公务员,比如执法队,比如计生科,比如是安监科,还有就是企业办等等这些单位。可以考这些事业编制的。但是乡镇的事业编制如今竞争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具备过硬的文化水平跟自身要求的素质过硬才能通过。只要努力去复习应该可以的。
三、乡镇事业编制人员能转公务员吗?
不能转公务员。根据机构编制管理相关规定,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是不能转公务员的。如果想转公务员,必须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才能转变身份。
四、乡镇事业编制人员能提前退休吗?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退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工作年限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小于5年(含5年),或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事业编制人员,本人自愿申请,经批准可以提前退休。提前退休仍按原事业单位标准核定养老金。
2、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或工龄25年以上的人员,如本人自愿,经组织批准,可以提前离岗。在法定退休年龄内,领取离岗时的基本工资,档案工资享受在职人员的增资待遇,到法定退休年龄,一并计算工龄,计发退休费,在原单位办理退休手续。医疗保险享受原单位待遇,住房公积金以离岗时的标准工资为基数进行交纳。
3、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男年满53周岁、女年满48周岁(女性工人45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经本人申请,按人事管理权限报市有关部门批准后,允许提前退休。
事业单位提前退休还是和当地政策有很大的关系,需要你自己提前去了解。
五、乡镇街道事业人员是什么?
我国政府架构中,一共有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其中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与乡镇平行的还有城区的街道,作为城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常规设置都是科级,代表党委政府行使辖区管理职责。
乡镇街道事业人员都属于事业编。
主要指原来乡镇街道的七站八所,现在各类服务中心的事业编制人员。人员按财政供养方式区分,多数是全额拨款编制,部分差额拨款,极少数自收自支性质。他们拿的待遇虽然不如公务员,但因为有人数占大多数,却是乡镇街道的主要工作力量,对乡镇街道的贡献不亚于公务员。某种程度可以说,乡镇街道的工作有一大半都是靠这些人完成的。因此在很多人眼里,他们不是公务员,却胜似公务员。
六、乡镇事业职称人员怎样改革?
1.乡镇承担行政执法类职能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就是乡镇的综合执法队伍之类的部门,虽然是事业编,但是干的是行政执法类工作,这次改革很有可能改为参公编制,待遇跟公务员一样,但是也只是有很大可能,这个还不一定,以这次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烟店镇、莘县古云镇的机构改革方案为例,两个镇就设立了两种编制机构:行政编机构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没有参公这一种说法,所以这类事业单位有很大可能改为参公或者公务员,但是也有很小的可能性改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2.乡镇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不想理解的那么麻烦的话,说简单点就是财政全供的事业单位,工资完全由财政拨付。这类事业单位基本不变,也就是换换工作部门,比如你以前在民政所,这次机构改革撤销了民政所新成立了一个社会事务中心,你很可能以后就在社会事务中心上班了(我只是打个比方,不必当真),但是你的工资待遇什么的不变,跟以前完全一样,就是可能你干的工作跟以前不一样了。注意:这次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精简机构,也就是说新成立的部门的编制肯定较原来少,但是那么多人都涌入一个新单位,肯定会超编的,那么对于超编这种现象怎么处理呢,一般会制定提前退休的政策,比如工作满25年、50岁以上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鼓励那些年龄较大的人员提前退休,当然了不是强制退休,如果实在不想退休,单位就会内部消化,就是一直到这一批年龄大的人退休,都不再招新人,一直持续到单位缺编再招新人,这样的话是出于维稳的考虑,很多乡镇都是采取的这种办法。
3.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简单点来说,就是财政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就是人员的工资是由两部分组成:财政下拨一部分、单位发放一部分,这类单位通常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但是不够发放工资,有些偏远乡镇的卫生院都是这类单位,这类单位这次改革的方向分歧较大,有些乡镇是直接把这类单位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了,有些就是直接撤销了,如果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那就跟上述讲的改革方向一样,如果是撤销了,下面我会具体说一下。
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就是自己单位能挣钱,自己单位给员工发工资,财政一分钱不拨,这类事业单位毫无疑问的,这次机构改革中直接改企业,如果企业没有能力生产经营,那就会直接撤销,政府不会再管了。
对于上述撤销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我查阅过一些地市的相关资料,当地政府给出的实施意见是对于撤销单位的人员,政府为了方便这类人重新寻找工作岗位就业,会无偿再发放3—5年的工资,但是3—5年以后政府就彻底不管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通过查阅一些资料给出的不成熟的揣测,毕竟目前来说还没有哪个乡镇真正实施乡镇机构改革,仅代表我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七、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是参公吗?
不是。
乡镇全额拨款事业人员不能算是参公人员。参公人员是指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主要分为参公机关人员和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参公机关人员一般是指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工作人员。
八、县直事业人员可以到乡镇任职吗?
县级机关的事业编制是可以钓到乡镇,工作的,这就是所谓的借调关系,为了支援乡镇一线公务办公,人事部门会把县里面精干人员借调到乡镇机关进行工作,以强化这些乡镇的行政能力,他们把关系放在县级编制里面,这也是对借调人员的一种鼓励,所以这是一种常见的解调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九、乡镇事业编属于公职人员吗?
在乡镇工作的工作人员中,不论是机关事业编工勤人员还是农技、水利、果业、林业等事业单位人员也和国家机关、参公部门的工作人员一样,都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不论是公务员、参公人员还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要是国家财政供养人员,都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如果发生违法违纪问题,会由纪监、监察部门立案调查,违法者交由司法机关立案依法查办,违纪严重者会被开除公职的。
十、乡镇事业人员单位不再交社保吗?
乡镇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所有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是一样,都不需要单位交社保,每月发工资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需将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8%和职业年金4%,由财务人员收集后,统一上缴到国税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财政局会将国家补贴的部分划拨到事业养老经办中心的账户。乡镇事业人员也一样,不需要单位给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