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
07
2024
0

高考高频成语?

一、高考高频成语?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二、申论高频成语?

1、触类旁通

触类旁通是申论中的高频成语之一。原因是申论要求考生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发现新领域中的共性规律,从而解决问题。触类旁通恰恰就是这种能力的体现。

内容延伸:在申论写作中,可以将触类旁通应用到各种现实问题中。比如,可以将传统管理学的理论应用到团队管理中,将心理学中的洗脑理论应用到市场推广中,将动物行为学的套路应用到人际交往中等。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不仅能够使文章更深入、更有思考价值,还能够展现出考生的知识功底和综合能力。

2、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申论中常见的成语之一。原因是申论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场合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当地的解决方案。因地制宜恰恰符合了这种能力的要求。

内容延伸:在申论写作中,因地制宜的思维方式非常实用。比如,在城市规划中,不同城市的地形、人口、经济条件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当地情况作出相应的规划;在农村扶贫中,不同贫困地区的产业、地形、气候等差异很大,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不同的扶贫政策。因地制宜的思维方式,能够使解决方案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

3、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申论中常见的成语之一。原因是申论要求考生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从细微的现象中发现普遍规律,从而推论出更大的问题。

内容延伸:在申论写作中,以小见大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方法。比如,在社会治理领域,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小社区的治理经验,找出其中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推论出同样适用于整个社会的治理方案;在环保领域,可以从一个小海湾的污染现象中,发现出海洋污染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能够使文章更具深度、更有说服力,展现出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公务员考试必背的10组高频成语?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2.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3.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①喻按照线索寻找;②也喻办事机械、死板。

4.按部就班:(褒)按照一定的

四、省考成语高频考点?

可以通过如下方法积累省考成语高频考点:

(一)拿出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和整理词语,每个词语的含义、语境、易错点都做好整理,分门别类梳理;

(二)日常刷题遇到的不熟悉词语,及时整理到笔记本上;

(三)日常可以阅读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软件上的文章,学习词汇和语感。

这样长久下来,必然能够事半功倍,取得突破。

五、高考高频成语以及解释?

有志竟成

拼音:

yǒu zhì jìng chéng

解释: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语法:

有志竟成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示例: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四章:“‘有志竟成’,总有我们的一天。”

近义词:

有志者事竟成

六、高考高频率成语?

高频成语:

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如:“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七、2017年高考高频成语?

有因为2017年高考的试题中出现了很多高频成语,如“水落石出”、“一举两得”、“功德无量”等等,这些成语在语文考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需要掌握。同时,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另外,成语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在文学作品、演讲中运用成语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学习高频成语是非常有必要的。

八、150个中考高频成语?

【包罗万象】

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遍体鳞伤】

浑身都是伤痕。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别无长物】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不耻下问】

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不负众望】

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误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与“不翼而飞”表示东西丢失不同。

误例: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收拾】

无可挽救,不可救药。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不可理喻】

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误例: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不瘟不火】

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误例:离6月1日“限塑令”执行的日子越来越近,省城多家超市也早已推出了环保袋。但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超市的环保袋销售一直不瘟不火。

【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易与“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含有轻视的意思”混淆。

误例: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不足为训】

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误例:1.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2.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不刊之论】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误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误例: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

【不绝如缕】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误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惨淡经营】

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形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词中的“惨淡”很容易被误解为“萧条、不景气”,错认为是经营艰难,生意清淡。

误例: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沧海桑田】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易望文生义,误解为“大海和农田”。

误例: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侧目而视】

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易误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误例:有些人工作中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对别人侧目而视,骄傲自满。

【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误例:一个测试下来,有人轻松跑完了全程,有人勉强完成,有人却没跑下来。面对着这参差不齐的成绩,毛教练一筹莫展。

【曾几何时】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易误解为“在很久以前”或“过了很长时间”。

误例:有人对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可是轮到自己身处其中,也便随风而走。他们忘了,曾几何时,自己对这些现象又是何等咬牙切齿。

【差强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或“强人所难”。

误例:1.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2.整个赛季下来,罗本只有2个进球6次助攻,对于他这样的世界级边锋来说,实在是差强人意。3.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九、公考高频实词和成语?

实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三大特征、法定代表人、社会主义、民主监督、民主评议、民主议事、实行多党合作、法治社会、尊重人权、新型社会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按劳分配、监督执法、依法行政、行使宪法职权、全民所有制成语:四顾茫茫、高山流水、见义勇为、青出于蓝、留得青山在、穷途末路、活到老学到老、披荆斩棘、君子协定、民以食为天、泰山不让土壤

十、高考成语填空高频词汇?

1、【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4、【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5、【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6、【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7、【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8、【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9、【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10、【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2、【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13、【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而不指某时。

  14、【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15、【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16、【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17、【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18、【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19、【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20、【处心积虑】: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21、【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22、【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23、【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24、【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25、【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26、【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27、【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2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29、【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30、【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31、【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32、【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比喻人的名声极大。

  33、【数典忘祖】: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34、【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35、【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

  36、【赏心悦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37、【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38、【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39、【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40、【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41、【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42、【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43、【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44、【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45、【趋之如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争先恐后的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多含贬义。

  46、【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47、【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于贬义。

  48、【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49、【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50、【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高考高频的180个成语 篇2

  1.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2.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4.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5.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6.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7.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8.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9.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10.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11.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12.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13.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14.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15.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16.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17.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18.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9.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20.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21.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22.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23.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24.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

  25.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26.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微,小,指刚显露出的苗头;著,明显。

  27.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披,揭开。

  28.色厉内荏(rěn):外表强硬,内心空虚。荏,软弱。

  29.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0.韬(tāo)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弓或剑的套子,比喻隐藏。

  31.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32.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33.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34.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35.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3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37.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38.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39.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40.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41.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42.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43.宵衣旰(gà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4.烜(xuǎn)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烜赫,气势很盛。含贬义。

  45.一蹴(cù)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蹴,踏。

  46.一傅众咻(xiū):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傅,教导;咻,喧闹。

  47.濯濯童山:光秃秃无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秃的样子;童,秃。

  48.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寅卯,地支的第三四位。

  49.余勇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卖。

  50.振聋发聩(kuì):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们清醒过来。聩,耳聋。

  51.濯濯童山:光秃秃无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秃的样子;童,秃。

  高考高频的180个成语 篇3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高考高频的180个成语 篇4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登堂入室:一般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走马观花:一般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5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望尘莫及:一般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改弦更张:一般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一般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